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4月, 2017的文章

從多元文化主義觀點論《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》

一、多元文化主義被稱為群體導向之政治哲學   多元文化主義( multiculturalism )探究社會中存在哪些不同文化群體,並追求實現群體間的對等關係,須有對等關係,才有機會出現多元。多元文化主義之所以被稱為一群體導向( group-based )之政治哲學,主要係立基於各個「族群」( ethnics )間的肯認差異,因而主張「差異的公民資格」( differential citizenship ),並強調「差異的公民認同」( civic differentiated identity ),希冀能夠立於弱勢群體立場發言,從而能為弱勢群體爭取平等的政治權利及公平的社會資源分配。由此,多元文化主義論者呼籲要能正視社會上各種異質性存在的事實,並據此矯正對弱勢群體之歧視現象,進而主張以「差異原則」( differentiated principle )保障社會中一些較差階級的利益,如此方能確保並維持各個群體間之共存共榮。   從而,社會上擁有相近生活風格與生活處境的一群人構成所謂的群體( group ),這些人有某些共同目標與共同遵循規範,彼此互相認同,承認彼此為該群體成員,具有群體成員身分( group membership ),常見以族群、性別、階級等不同文化群體為主題加以分析。 二、自由主義多元文化主義與批判性多元文化主義對多元之不同立場   自由主義多元文化主義對「多元」所採取之立場,重視個人自主( autonomy ),故強調每個人可以自由表現多元,主張國家不要干預,強調每個人彼此的相同性( sameness ),所以應被同等對待。   批判性多元文化主義,對「多元」所採取之立場,重視分析社會中,主流群體與邊緣群體之權力不平等關係,批判分析是否有群體遭受壓迫?缺乏發展機會?如有之,應積極提供權利,以去除壓迫,才能真正呈現多元差異。   兩者之最大差異,在於自由主義多元文化主義對差異採取消極中立的態度,關心的是個人差異;批判性多元文化主義對差異採取積極作為的態度,關注的是群體差異。 三、舉國內外法令政策,說明自由主義多元文化主義與批判性多元文化主義之差異   茲以國內 2017 年 2 月 18 日原住民族委員會訂定《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》(以下簡稱劃設辦法),將原住民族傳統領域限於公有土地,排除私有土地,使